第(1/3)页 怪哉? 各国使者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? 原以为开朝后,各国使者会以受孟青云侮辱为由,发动猛烈攻势,谁知却一片风平浪静。 难道他们甘愿受辱? 要知道,维护他国使者体面的待遇,是国际惯例。 就算是两国正打仗,也会忍着仇恨,好生接待使者。 现在呢? 孟青云冲动争脸,导致使者受辱,其实是引发了双方纠纷。 这是祸事。 只要使者起群,盛桢也不好受。 孟青云受责罚是免不了的。 然而,让好多等着看孟青云笑话的人失望了。 没有一个使者闹腾。 就连一贯跳脱的夏坚,也没有发表只言片语。 使者们保持沉默,对盛祯和朝廷来说乐得清净。 早点发赏赐打发他们走,不然再有突发事件,就不好处理了。 盛桢把孟青云奏折内容大意复述,然后和宰执大臣商讨,决定将赏赐降低一个档次,定于三天后赏饯行酒。 按惯例,朝廷将回礼单据发给使者,然后使者自己去指定部门领取。 “为什么今年礼单薄了很多?” 使者看到礼单颇有微词,一阵嚷嚷后,有人提意去鸿胪寺讨说法。 于是使者们堵住鸿胪寺大门,在里面吵吵闹闹。 孔德等官员头都大了。 赏赐是朝廷决定,你们来问我有个屁用。 自然是用官话来搪塞。 请你们回四方馆,本官会把使者们的意见,逐一提交给朝廷。 但使者们不相信,他们围在鸿胪寺内,解决不了问题,坚决不走。 解铃还须系铃人。 主意是孟青云出的,出了这种状况,当然需要他去解决。 一事不烦二主,驱逐留学生和遣返常驻大使的事也让他想办法。 鸿胪寺内,各国使者正在嚷嚷,就听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。 “诸位大使,好兴致啊!” 纷乱的场面顿时安静了。 他们知道,现在谁话多,谁就是被怼的最惨的一个。 孟青云既然来,说明朝廷对此事有了交代。 且听他怎么说。 “鸿胪寺是办公单位,事务繁忙,诸位大使有事说事,没事就回四方馆,收拾行囊准备回家,别堵在这儿影响别人上班。” 进门就送客? 你也太强势了吧! 休想驱逐我等! 有使者义愤填膺道:“孟翰林,今年使团回礼为何薄了不少?” “这事啊?” 孟青云笑哈哈道,“都别急,且听我先讲个故事,然后再解释礼薄的原因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