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所幸的是水渠也快挖到山谷了,只要水能顺着山谷往下流,他们就能搬回农场。 因为从农场到山谷挖水渠,距离要近一些,而且,大家做事也方便很多。 有了水,大家就有了希望,这件事很快就会让大家忘记。 何雨雪和张小花继续留下来做饭,其他知青上工去了。 不过大家都非常有默契地没有再提这件事。 李场长他们送杨红娟和牟卫华去营地,回来还需要一些时间。 临走时交代了,水渠挖得差不多,大家自行回农场,不要等他们。 并让另一个知青临时顶替了他的位置。 一下子少了这么多人,挖水渠的进程一下子也慢了下来。 本来计划两三天回农场,后来硬生生拖到第七天才回。 一回到熟悉的地方,大伙明显松了口气。 在山上发生的不愉快,很快也被抛到了脑后。 不过另一个难题也随之而来,这么久没人在农场,所有的帐篷,棚子,被风吹得乱七八糟。 所幸他们早料到这个结果,将重要东西用塑料袋装好,压在石头下。 所以损失并不大。 现在他们只要花费一天时间搭建棚子就可以了。 水渠还没有挖到农场来,不过现在打水比以前的距离要近些。 由于人手少,大家提议恢复之前农场的生活模式,饭自己做自己的。 做自己的饭要不了多长时间,大家一同上工挖水渠,速度上会快很多。 何雨雪没有意见,张小花更加没意见。 然后李水香会计,又按照上次交上来的粮食,将余粮分给大家,又平均分了些菜,余下的放在仓库里,当农场的公有财产。 谁粮食吃完了,用借的方式,来年丰收了再还上就行了。 这么做得好处就是,农场能多出粮食还营地的帐。 第(3/3)页